初学者瑜伽 提防 瑜伽病 伤害
瑜伽医生很吃香
美国旧金山的一位脊椎神经科医生,在瑜伽盛行起来后,得到一个“瑜伽医生”的外号,这位医生说,他每周治疗的病人中,有20至30个是因练习瑜伽不当而受伤的。
美国加州生命科学院首席瑜伽导师郭健说,很多练习者做动作时过于勉强自己,以至伤了背部、腰部、颈部等。韧带拉伤、软骨撕裂、关节炎症、神经痛等都是常见的“瑜伽病”。
瑜伽确实会给练习的人带来心情和身体上的益处,但在练习时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柔韧、平衡和力量素质,一定要遵循量力而行的运动原则,如果强度过大或者难度过高,就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
瑜伽教练难速成
火热的瑜伽还有值得我们反思的一点,就是瑜伽教练的素质。郭健指出,许多执教的瑜伽教练都缺乏充足的专业培训。瑜伽热让瑜伽教练的市场也一度供不应求,因此出现了许多“速成教练”。
郭健说,瑜伽教练应该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在练习的过程中,能给你创造一个放松、平静、安全的环境和心境;他告诉你如何倾听身体深处的诉求,然后循序渐进地提高你的练习难度。瑜伽教练应该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练习计划,一味地让每个练习者都练习某个瑜伽体位是绝对错误的。
瑜伽体型莫奢求
很多人在选择练习瑜伽时,首先考虑的是练习瑜伽能减肥。大多数瑜伽练习者的心态是急功近利的,这与古老的瑜伽运动是背道而驰的,瑜伽向来就反对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态。这些人只看到瑜伽的一面,却忽视了瑜伽的本质———平和的心态,这也是导致“瑜伽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爱自己、欣赏自己远比追求一种完美体型重要得多。郭健建议所有的瑜伽练习者要从身、心、灵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如果你真的投入了瑜伽,你就会体验到身体深层变化的惊喜,把目光从单纯的形体训练上移开,不但有利于减少运动伤害,还会让你的生活得到真正的变化。
练习瑜伽9常见误区
误区一:
只有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
因为练习瑜伽,身体才变得柔软,而非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这是多数人对瑜伽的误区。瑜伽讲求适度即可,并不追求动作完成的幅度大小,只要练习者尽力而为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二:
瑜伽只适合于女性
瑜伽虽然在女性群体中受到了莫大的欢迎,但瑜伽并非女性的专利。其实男士更需要瑜伽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印度大师级的瑜伽人物几乎都是男性,在西方瑜伽的追随者中男士也并不比女士少。
误区三:
体位法的练习最重要
许多人只在意自己的体位做得是否漂亮,不注重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及静心冥想,而瑜伽是身心灵的内外兼修,瑜伽的体位法只是瑜伽的一部分,冥想和呼吸是最重要的。心态平和健康了,身体才会更健康。
误区四:
瑜伽就是拉伸
就是锻炼身体柔韧性
瑜伽是意念配合着呼吸来完成体位,是动静的结合。它不是简单的伸展。瑜伽不像舞蹈、杂技那样要求身体柔韧,而是讲究能量平衡,用呼吸带动身体运动,呼吸越深身体越伸展。内在的呼吸帮你打开身体的柔韧性。这更多是感觉上的柔软,而非肢体上的柔软。
误区五:
自己在家练习省钱省时间
有许多瑜伽爱好者因为没有时间去训练场或其他原因,喜欢自己在家里按照光盘或者书等教程练习动作。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更是有害。
自己练习的时候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追求动作本身,从而忽略了冥想和呼吸。瑜伽学习者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知道自己的极限时,会陷入盲目的练习而增加受伤的几率。
误区六:
练瑜伽需要吃素
练习前必须空腹
瑜伽从来不强求练习者吃素,但是随着练习你慢慢会发现身心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喜欢清淡、更健康的饮食方式。
瑜伽练习前最好空腹,但是如果有饿的感觉,吃上一点水果或者喝上一杯牛奶都无大碍,特别是对于血糖偏低的练习者来说,练习前更是需要补充一点糖分。练完之后最好等30分钟后再进食。
误区七:
练完瑜伽出身大汗
正好洗个澡放松放松
练完瑜伽最好等半小时后再洗澡。瑜伽讲究能量平衡,如果马上洗澡会打乱这种平衡。
误区八:
练瑜伽后再练其他运动
最好把瑜伽放在其他运动的后面,这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身心、缓解疲劳的效果。如果练完瑜伽后再做一些比较剧烈的运动,那只能是让身心紧张,进而打破能量平衡。
误区九:
每天要固定时间练习瑜伽
把瑜伽融入生活中,这样的效果才更好,而不要把练习瑜伽固定成一周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