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动物的死穴是什么? 了解这个说不定能救你
猫看上去似乎是无害的,但是国外的一份文献中表示,有研究人员统计,迄今为止,猫总共造成了33类鸟类灭绝,而地球上现存的大型肉食动物很多都是猫科动物,在它们的攻击下,如果人类不借助工具,几乎毫无还手之力。那么猫科动物有没有死穴呢?实际上真是有的,而且还比较有趣,这一点在《武松打虎》这个故事中也有体现,下面一起来看看。
武松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施耐庵着重书写的一名英雄。武松不但长得虎背熊腰,且精通醉拳、鸳鸯腿、玉环步等功夫炉火纯青,施先生为凸显其拳脚功夫,还为他撰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
但话说回来,那大虫毕竟是万兽之王,武松除了景阳冈前的那十八碗酒壮胆,是否还有其他伏虎之术?在这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美国临床兽医学博士“山山DVM”的研究成果。
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秘密,只要用一个活页夹夹住猫脖子后面的皮,猫咪就像被点了穴一样不能动了! 夹子一拿掉,猫咪马上像被解了穴一样活蹦乱跳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些人猜测猫脖子后面的肉是死的,怎样捏都不疼,所以老猫都是叼小猫这个位置;有些人猜测猫脖子后面是神经通道,一捏就阻断了,所以猫咪会像被点穴一样。 (其实, 这些猜测基本都不正确。) 俄亥俄州立大学临床兽医学的教授Tony Buffington带领的小组就研究了出现在猫咪身上的这个现象。当然,除了好奇以外,也是为了探索使用这个方法稳定猫咪进行医疗诊断的可行性。实验邀请了31只1到5岁不等,不同性别的猫咪参与,而上图这种2英寸的活页夹就是点穴的神器。 被夹住后脖的猫咪会停止活动,拱起背脊,收起尾巴到两腿中间(就像下图这样)。
经过对猫咪各项生理指标的测试 Buffington和同事们发现,猫咪这种行为并不是由害怕或者疼痛引起的。猫咪的瞳孔并没有放大,心跳速度也没有加快,呼吸速度也正常——受到惊吓的动物一般会产生的生理反应猫咪都没有出现。 Buffington小组得出的结论是, 猫咪出现这种行为与方便猫麻麻移动小猫有关。
Buffington文章中使用了一个更为贴切的词组描述猫咪这种行为:捏掐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幼年动物在被妈妈叼起后呈现被点穴状态的现象在很多物种中都存在, 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狗、荷兰猪等。
在2013年,一群日本的神经生物家研究了“动物在被母亲叼起”时一系列生理反应后发现,相似的镇静效果不仅在小鼠中存在,在人类婴儿中同样存在。“镇静效果”中最典型且在人类和小鼠间相似的三个生理反应是:停止哭泣,顺从以及心跳减速。
所以,并不是“猫咪脖子后面肉是死的”,相反,是脖子后方的感受神经使得小猫获得“我被叼起来了”的信号;而随后出现的与被点穴类似的生理反应并不是因为神经通道被阻断,而是因为来自大脑的信号引导他们出现 “方便麻麻转移自己”的生理现象。
回过头来,再看看武松打虎的描写和插画。最后武松都是骑在老虎身上,左手紧抓老虎的后劲,右手挥拳。而老虎则进入了“以为被妈妈叼起”的状态,纵使被武松挥拳猛击,也只会挣扎躲避,到死也不会回头咬他。武松在这过程中抓住老虎的手一直没松过,要是他一松,老虎就会立即反扑,生死是谁就难说了。
如果不小心掉进狮虎区,又不能像武松一样打虎,我们能做什么?曾经在台湾有一名游客掉进了狮子园,他在驯兽员的正确引导下,正面面对狮群,高举双手,让狮子误以为人类很强大,不敢贸然上前撕咬他。随后,消防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始用高压水枪驱散狮子。第二时间赶到的警察用麻醉枪放倒了狮子。 人和动物,无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