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收视率惨淡原因 只因为没有流量小鲜肉加

编辑:东方女性2017-05-26 15:16明星爆料
字体:
浏览:79次
文章简介:最近,这段时间比较能引起争议的两部大剧就属欢乐颂2和白鹿原了。欢乐颂2是收视超高但是口碑远不如第一季的好,而白鹿原则是口碑超好但是收视惨不忍睹。那么,白鹿原收视率为什么会那么低呢?

  最近,这段时间比较能引起争议的两部大剧就属欢乐颂2和白鹿原了。欢乐颂2是收视超高但是口碑远不如第一季的好,而白鹿原则是口碑超好但是收视惨不忍睹。那么,白鹿原收视率为什么会那么低呢?是不是因为白鹿原这部剧徒有虚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白鹿原收视率

白鹿原收视率

  《白鹿原》收视率惨淡

  最近,追剧的观众明显分为两拨,“白鹿粉”和“欢乐派”。即便在《白鹿原》诞生的故乡陕西也不例外,看《白鹿原》的大多是年长一些的观众,而喜欢《欢乐颂2》的大多是90后年轻观众。

  比较有意思的是,《白鹿原》与《欢乐颂》形成截然不同的收视率与口碑。《白鹿原》的口碑炸裂,豆瓣评分达到9.0,但在网络上也难以形成话题,收视率不高。而同期打擂的《欢乐颂2》,口碑一路走低,豆瓣评分仅仅是5.2,但围绕该剧的话题不断,虽然遭受观众吐槽,但收视率也在同期播出电视剧的前列。

  为什么口碑和收视率会成反比?我们从观众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有报道指,《白鹿原》的时代背景距离当下太遥远了,它对当下人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颇费思考。能够耐心去看、去品味的人太少了。追《白鹿原》的粉丝大多是小说读者转化来的。的确,年轻人更喜欢在网络上讨论《欢乐颂2》中“五美”谁又做了微整形、刘涛的一身服饰花费9万……《欢乐颂》系列讨巧地取悦观众,年轻观众更愿意在与自己距离近一些的故事中寻找共鸣。

  但是一些古装片难道就与观众没有距离吗?《琅琊榜》中有胡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有杨幂,还不一样收视飙高?这些电视剧虽然披着古装外衣,但内核还是年轻观众接受的编剧套路,更是少不了小鲜肉的助攻。《白鹿原》执拗地还原历史、不选小鲜肉演员,没有在拿到IP之后就想着法子去走市场路线,这确实是逆水行舟。不过这种担当也正是它可贵的地方。

  《白鹿原》收视惨淡 农村题材电视剧已死?

白鹿原

白鹿原

  筹备16年,剧本易稿7次,拍摄227天,后期制作一年多……《白鹿原》终于登上了电视荧屏,迎接它的,却是堪称惨淡的收视率。

  播出十余天,《白鹿原》平均收视率始终在0.6%左右徘徊,被同期播出的《欢乐颂2》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截止到发稿前,《白鹿原》的网播量刚刚突破18亿,算不上出色。

  《白鹿原》的收视惨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近些年的电视荧屏上,斩获高收视的要么是《欢乐颂》一类的都市剧,要么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类的古偶剧,收视口碑双收的“农村戏”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

  《白鹿原》收视惨淡 只因是一出农村戏?

电视剧白鹿原

电视剧白鹿原

  历经停播风云,收割了一波关注度的《白鹿原》,还是在收视大战上败下阵来。5月10日,《白鹿原》复播,收视率分别是0.545%和0.495%,甚至还不及首次播出的收视率。

  播出十余天,《白鹿原》虽然实时收视率破1,平均收视率一直在0.6%左右徘徊。这样的收视成绩,不但比不上平均收视率在1%以上的《欢乐颂》,也不是《思美人》和《择天记》的对手。截止到发稿前,《白鹿原》的网播量刚突破18亿,而《欢乐颂2》全网播放量已经突破了75亿。

  《白鹿原》的收视惨淡,难道是因为该剧的品质不行吗?答案并非如此。

白鹿原评分

白鹿原评分

  《白鹿原》完全是按照“匠人精神”去制作的,投资2.2亿,筹备16年,立项长达10年,剧本七易其稿,拍摄周期将近8个多月,后期制作超过一年。从目前播出的20几集来看,该剧堪称品质过硬,剧情既忠于原著,也加入了不少创新情节。剧中的很多细节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地道的原上风俗,主演也都是演技精湛的老戏骨。

  在豆瓣上,《白鹿原》的评分高达9分,遥遥领先于同期播出的《欢乐颂2》(5.2分),《思美人》(3.7分),《龙珠传奇之无间道》(4.8分),以及《择天记》(4.4分)。

  这样一部口碑爆表的电视剧,收视率为何如此惨淡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剧情相对严肃。相较于俊男美女扎堆,剧情相对轻松的《欢乐颂2》、《思美人》和《择天记》等剧,《白鹿原》显得有点土,也有点闷。

  农村剧80年代起步 由盛行走向没落

农村剧

农村剧

  别看现在的“农村戏”收视率不高,农村题材电视剧也曾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早在1978年,国内就出现了首部农村剧——《三家亲》。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幕在农村拉开,反映新时代农民们幸福生活的电视剧也陆续涌现,比如《瓜儿甜蜜蜜》、《藏金记》、《田螺湾趣事》、《吉庆有余》等。这一时期的农村剧,多数都以轻喜剧的形式,展现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这一时期,农村变革中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复杂,出现了一批直面农村改革环境和剖析农民精神困境的作品,以《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为代表的农村剧,都取得了万人空巷般的收视率,还获得了飞天奖、金虎奖等多个奖项。

  步入新世纪后,中国农村的面貌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相较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成为事关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剧开始涌现。

  2002年,《刘老根》掀起了新世纪农村剧的播出热潮。随后,《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系列、《马向阳下乡纪》、《喜耕田的故事》、《欢乐农家》等剧陆续播出,一时间呈现了霸屏之态。这一时期的农村剧以轻喜剧为主,创作数量直线上升,一度成为与历史剧、都市剧和军旅剧比肩的大剧种。

  其中,东北农村剧最为流行,赵本山团队打造的《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系列,都斩获了不错的收视率。《刘老根》的实时收视率一度突破10%,《马大帅》播出期间,收视率维持在2%左右。《乡村爱情》系列在央视一连播了三部,其中《乡村爱情3》的平均收视率高达6.73%,平均收视份额高达17.23%。

  2013年之后,IP剧悄然崛起,电视荧屏变成了古装剧的天下,多数农村剧都被挤下了电视主流市场。就连周迅主演的《红高粱》,平均收视率也仅为1.546%。《平凡的世界》播出期间,收视率一直在0.6%和0.9%之间徘徊。正在播出的《白鹿原》,开播已经半个多月,收视率始终在0.6%左右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