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汗是怎么回事
宝宝出汗是怎么回事?
人体的体表分布有汗腺,分泌汗液即出汗;一个人全身皮肤表面大约有200万个汗腺,汗水就是从这些汗腺里流出来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保持体表的基本湿润和排泄废物的一种生理功能。当体内热量过多时,体温就会升高,这时体温调节系统就会起作用,使身体出汗,通过汗液在体表的蒸发而把多余的热量散失掉,使体温降到恒定值。汗的主要成分是水,盐分(氯化钠等),还有少量尿素等。一个人如果不出汗,就会生病。然而,出汗过多也可能不正常。所以,发现宝宝出汗多,应该先辨别是正常出汗还是异常出汗。
正常出汗(又叫生理性多汗)大多数宝宝出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一般都可以找到明显的外部原因或诱因。
生理性多汗可见于以下情况:
①宝宝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身体中生理代谢旺盛,体内产热较多,需要多出汗散发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②活动时容易出汗。好活动的孩子出汗多。人体在劳动、运动和活动后,体内产热较多,多出点汗是正常现象,有益无害,不能算多汗症;
③婴幼儿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很健全。出汗主要由植物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汗腺分泌;而小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易兴奋激动,可表现为多汗;
④天气炎热时,体温与环境温差较小,散发同样的热量,就需要更多的汗水,所以气温越高,出汗越多;夏天多汗是正常现象;
⑤宝宝不会随气温冷暖更换衣被,如果大人不能随室温环境改变而相应增减宝宝的衣被,往往也是造成宝宝出汗过多的原因。
生理性多汗对策:这些宝宝出汗多,不是病,也不是宝宝体质虚,家长不必担心,无需服特别药物。但应给予细心呵护,包括:
①应该让宝宝多饮水,补充体液流失;出汗严重的宝宝,如果不及时补水,就有可能脱水。可适量喂宝宝一些淡盐水,因为汗液含盐约为生理盐水的一半。淡盐水可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②要在生活中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如衣服穿得宽松一些,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宝宝的内衣宜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棉质衣料。
③改善家庭环境每天早、中、晚坚持定时通风换气,夏天保持室内温度在28度以下;湿度在40%-60%。 ④避免刺激,减轻压力,重视教育,不要溺爱,这些不仅对宝宝的心智培养有益,也能加速宝宝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健全。
⑤补充微量元素,宝宝长期的多汗,会从汗中丢失了锌元素,需要有意识增加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肉、肝、豆和花生等,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锌元素。如果宝宝出现厌食、体重和身高增加缓慢等情况,则要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含锌元素的药物治疗,一般葡萄糖酸锌副作用小,宝宝更容易接受。注意钙剂会阻止锌剂在肠道的吸收;许多宝宝在预防性服各种钙剂,锌剂要避免与钙剂一同服锌。
异常出汗(非生理性多汗症)
常见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
佝偻病引起的多汗 是婴幼儿宝宝常见的原因。婴幼儿宝宝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IU,若日光照射不足,又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易致维生素D缺乏,引起佝偻病。有佝偻病的宝宝表现为烦躁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尤以头部汗多,但与气候无关。
佝偻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有骨骼的畸形,如方颅、囟门宽大,闭合延迟,出现环秃;出牙延迟、肋缘外翻(哈氏沟)、念珠胸、罗圈腿等。佝偻病多汗的宝宝需要治疗佝偻病,才能解决多汗的问题。本文来自东方女性网www.eastlady.cn
对策:
1、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完成疗程后再进行预防佝偻病的措施,如给宝宝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奶制品等;
2、平时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2岁内的宝宝每天要补充维生素D400IU(国际单位)和钙元素600毫克左右(药房里有专给宝宝的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以满足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3、注意佝偻病多汗的宝宝的护理,要求与生理性多汗宝宝相同。
儿童肥胖症多汗 肥胖宝宝爱出汗,人所共知,即使稍活动或走走路也会大汗淋漓。
为什么宝宝肥胖会出现怕热多汗症状,由于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增厚,体表的辐射散热和传导散热功能减弱,需要更多的汗液蒸发散热来代偿,出汗就比瘦人多。胖宝宝同时可伴有不愿体力活动、易疲劳、呼吸短促,下肢不同程度的浮肿等。由于多汗,宝宝的皮肤可出现较深皱折,常伴有折皱糜烂、皮炎及皮癣。随着肥胖加重,行动困难,动则气短、乏力,还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所以肥胖多汗宝宝,应该给予特殊关照。
对策:
首先计算你的宝宝体重是否超标 我国小儿标准体重多应用如下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10岁:体重=年龄×2+8(千克)
然后用标准体重判断肥胖程度 儿童肥胖程度可分为三级: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30—50%;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50%以上。
控制婴儿肥胖措施 ①不能采用饥饿疗法减肥,更不能用药物减肥。②定时喂奶或进餐;不要加补,少吃零食;③2岁后提倡1%的低脂牛奶或脱脂奶;稍大儿童即应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改掉吃零食的习惯,糖果、巧克力都会增加热量使人发胖;④远离洋快餐垃圾食品和高糖饮料;⑤增加体力活动,从爬行开始,带稍大孩子运动;⑥拒绝滋补保健品,保健品不仅引发肥胖,还促成性早熟。⑥加强胖宝宝皮肤护理,常洗澡既可增加散热,又可清洁皮肤,防止感染发生。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
以夜间出汗(盗汗)为特点。还伴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拍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当然夜间出汗并不是结核病的专利,佝偻病缺钙患儿中也多见夜间出汗。
应对策略 ①首先查明夜间多汗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采取措施;②对于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小儿甲亢性多汗
特点:小儿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发病率较低,只占全部甲亢病人的1-5%,主要发生在学龄儿童,3岁以内很少得病,女孩较男孩多。甲亢因为代谢异常旺盛,体内产热过剩,所以有明显的怕热多汗症状。同时可伴有多吃而体重减轻,精神亢奋,易激动,情绪不稳定,手足震颤,眼球突出(或无),发育缓慢等特点。
对策:
①早期确诊。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应及早看医生,及早诊断;小儿甲亢治愈难度大,治疗时间长,容易复发,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
②精神护理对甲亢儿童特别重要,安静环境,减轻压力,避免精神刺激;妈妈应多陪伴宝宝,更多地改换阿姨都会增加宝宝的精神负担,对治疗甲亢不利。
③合理饮食营养 甲亢宝宝代谢旺盛,消耗增多,加之发育期营养需求也多,要求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钙、磷的食物为主,如黄豆、猪骨、水果、蔬菜等;病孩出汗多,应多饮水,以补足丢失的水分;了解和观察孩子的饮食习惯及要求,调整好配餐。
④甲亢宝宝应忌碘 禁忌含碘饮食,不吃海产品、含碘药物(如昆布、黄药子等),不要接触和使用含碘造影剂,就连平时打针消毒的碘酒、碘伏也应避免。
⑤保护眼睛防致残 严重突眼的患儿,眼睑常不能闭合,易引起角膜损伤,故应注意保护角膜和球结膜,可采用眼膏防护,有溃疡者可局部涂以抗生素眼膏(或氯霉素眼药水),睡觉时在眼部覆盖纱布,以防感染。
其他类型的多汗
低血糖出汗:表现为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发冷。饮糖水可迅速缓解;注意防止宝宝过度饥饿或过度活动消耗。
药物性多汗:吃退热药过量,引起大量出汗,甚至虚脱。退热药要慎用,不可过量;
还有些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败血症、类风湿病、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或血液病疾病等也常有大量出汗的表现,应请医生鉴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