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抖腿是怎么回事 抖腿是恶习还是疾病
民间关于抖腿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爱抖腿的人神经质,有人说爱抖腿的人都有手淫习惯,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抖腿相当于做运动,能消耗热量,是个减肥的好方法。持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会信誓旦旦地向你保证说:爱抖腿的一定是瘦子。其实这些说法都毫无科学根据,你只要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周围有这毛病的已婚人士和胖子大有人在。
不管怎样,通常大家只会把抖腿当作一个坏习惯而已,没人会想到去医院治疗。但在2003年,欧美各大主流媒体上出现了一批文章,首次向公众介绍了一种名为“抖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的新病,而且欧美人的患病比例高达10%。但是这个说法,最近却受到了质疑。
诊“抖腿综合征”,患者必须满足4个条件,缺一不可:
1、患者腿部有不适的感觉,必须靠抖腿来缓解。
2、患者静止不动时这种不适感觉就会加剧。
3、这种不适感觉在患者运动起来后就会好转。
4、症状在夜晚比在白天更严重,会影响患者的睡眠。
一项最新的大规模电话普查显示,只有7%的受访者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而只有2、7%的人每周有超过一次的发作严重到影响睡眠质量的程度,只有这些人才适合接受药物治疗。两位作者甚至认为这两个数字仍然偏高,因为电话调查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愿意花时间接受这种调查的人恐怕都是已经怀疑自己有症状的人,所以阳性的比例肯定会偏高。
抖腿不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但你愿意花钱买药去治它吗?
防抖法:科学家加紧研究抖腿基因
疾病说:抖腿药销量直线上升
那么,如果确诊得了抖腿综合征,是否一定要接受治疗呢?大部分媒体没有告诉读者的是,接受“罗匹尼罗”治疗的患者有73%病情出现了好转,但吃安慰剂的病人这个比例也高达57%,不比“罗匹尼罗”差多少。但是,吃这种药却有很多明显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晕、嗜睡和易疲倦等。知道了这些情况后,你还愿意吃药吗?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两位作者得出结论说,人们在一生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很多时候这些不适都是暂时性的,不需要治疗。“抖腿”这个毛病很难准确定义,其机理也没有搞清,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制药公司利用,通过大规模宣传,把一种不适感包装成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以便推销更多的药物。
话虽这么说,但确实有一部分人抖腿的毛病严重到影响睡眠质量的程度。那么,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才应该接受治疗呢?
要想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抖腿的发病机理。可惜医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远没有达成一致,有人认为贫血会导致抖腿,有人认为肾脏不好才是病因,还有人认为抖腿病人的神经系统出了毛病。但这些似乎都是外因,因为科学家发现,抖腿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
2007年,来自德国和冰岛的两组科学家几乎同时宣布找到了抖腿基因。他们利用先进的基因位点分析技术,分析了具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的基因型和正常人之间的区别,找到了3个和抖腿有关的基因变异。
进一步分析表明,欧美人种中大约有65%的人至少带有其中的一种基因变异,这说明抖腿和基因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需要环境因素的刺激才能表现出来。目前科学家正在加紧研究,争取早日找出真正的原因,让那些确实应该接受治疗的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质疑声:发病率被严重夸大
支持“抖腿综合征”说法的文章认为,得这种病的人不但在社交场所显得不礼貌,还会严重影响自己,以及同床同伴的睡眠质量。接着,媒体记者们告诉读者,得此病的人不用害怕,一种名为“罗匹尼罗”(Ropinirole)的药物可以治好这个病。这种药是由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GlaxoSmithKline)研制出来的,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多巴胺激动剂。此药原本用来治疗帕金森氏病,这次转型被认为是开发药品第二春的一个成功案例。
2005年,美国FDA正式批准了“罗匹尼罗”用于治疗“抖腿综合征”,算是为这轮长达2年的宣传攻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罗匹尼罗”的销量直线上升,为葛兰素史克赚了大钱。2008年5月“罗匹尼罗”的专利到期,FDA又批准了一种仿制药上市,继续支持这个市场。
有两位医生看不下去了。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的史蒂文·沃洛辛(Steven Woloshin)和丽萨·施瓦兹(Lisa Schwartz)于2007年在《公共科学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这次媒体宣传攻势的前因后果,指责记者们被葛兰素史克公司误导了,写文章不负责任。
两位作者分析了2003-2005年间发表在欧美主流媒体上的33篇关于“抖腿综合征”的报道,发现只有一篇文章质疑葛兰素史克公司关于这个病的定义,其余报道都严重夸大了此病的发病率,认定美国有十分之一的人得了“抖腿病”,但这个数据只是来自一个小规模的普查,调查者往往只问一个问题就为患者定了性,其结果显然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