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脱皮是怎么回事 肥皂脱皮(2)
三、手脱皮的鉴别诊断
手脱皮多见于青壮年。皮损初起时为针尖大小白色斑点,为各部分表皮角质层与其下组织分离而形成。以后向四周逐渐扩大,像干瘪的水疱疱壁,中央容易自然破裂或被撕落形成薄纸样的鳞屑。鳞屑下皮肤基本完全正常,没有炎症现象。新的脱屑点不断增多、扩大、相互融合,累及整个掌跖,使在掌跖部形成一片征鳞屑斑。约2-3周鳞屑自然脱落而痊愈。但常会复发,有时一年疼痛等不适感。皮损主要分布于掌跖部,也见于指趾侧面。脱屑严重时可外用滋润的霜或软膏,以减轻较干燥不适的患者症状。
而丘疹鳞屑型脚气四季均可发病,夏季为重。鳞屑为小片状,同时伴有炎症现象而常有小丘疹等其他皮损存在。皮损一般分布不对称,一般不能自愈。真菌检查可阳性。抗真菌药物治疗可痊愈。
根据皮损只有鳞屑而无水疱形成及炎症变化,不痒及分布部位的特点,诊断不难。本病多见于青少年,两性发病率相等,好发于平素多汗的病人。多见于春、秋换季时节。突然发于两手掌,偶尔也发于两足跖。两手掌皮下可见针头大之红色小点,自觉瘙痒,继而演变成粟粒大之小水疱,紧接着呈领圈样脱皮。层层剥脱,特别在大小鱼际处、手指掌面末端,大量剥脱。病人撕剥后可露出嫩薄的皮肤,此时出汗减少,双侧对称发生。经剥脱后可完全恢复成正常的皮肤,每于春、秋季又复发。
四、手掌脱皮症的并发症
手掌脱皮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浅表的手足角质剥脱性皮肤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以自愈,但常复发,严重者可有手指皲裂,疼痛,对患儿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手脱皮症状
多见于青少年,两性发病率相等,好发于平素多汗的病人。多见于春、秋换季时节。突然发于两手掌,偶尔也发于两足跖。两手掌皮下可见针头大之红色小点,自觉瘙痒,继而演变成粟粒大之小水疱,紧接着呈领圈样脱皮。层层剥脱,特别在大小鱼际处、手指掌面末端,大量剥脱。病人撕剥后可露出嫩薄的皮肤,此时出汗减少,双侧对称发生。经剥脱后可完全恢复成正常的皮肤,每于春、秋季又复发。
手脱皮并发症
本病主要累及掌跖部,偶尔也可见于手、足背侧,对称分布,皮损初起为针头大白点,由表皮角质层与下方松离形成,无炎症变化,并逐渐向四周扩大,类似疱液干涸的疱膜,容易自然破裂或经撕剥成为薄纸样鳞屑,其下方皮肤正常。皮损不断扩大,新鳞屑区发生,最终融合成整片可剥脱的鳞屑,无瘙痒感。本病易在暖热季节复发,往往合并局部多汗。
五、手脱皮的治疗方法,手脱皮怎么治疗?
手脱皮(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发生在掌跖的点片状浅表剥脱的皮肤病,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遗传缺陷,可能为单染色体隐性遗传,多汗可能是促发因素。表现为掌跖对称性点片状反复脱屑,常伴有汗腺功能不良。由于其病程有自限性,但多反复。皮肤无炎症,无水疮,无疼痛。有时1年内反复发作多次,以温暖季节为甚。祖国医学认为手掌脱皮症与中医“鹅掌风”相类似,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湿热内蕴、血虚血燥、皮肤失养、燥热生风所致,治宜健脾除湿、养血滋燥、疏风止痒。所以,用苍术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薏米30克,当归15克,生地30克,白芍15克,首乌12克,地肤子1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此方内服两次后,还可加枯矾3克,水煎煮取液浸泡患手,每次20分钟左右,有润肤止痒作用。
西医药多采用镇静剂、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及抗胆碱类药物治疗。
1、水疱阶段应以收敛、止痒为主,可用10%明矾溶液浸泡。
2、脱皮阶段以外用药保护新生长的表皮,可以外用软膏外涂。
3、皮肤干燥角质增厚有小裂口的患者,可采用保湿防裂的外用软膏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去撕脱尚未完全剥离的角质层,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4、维生素C注射液搽涂患处,每日2次,3天一个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5、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24小时后涂在患处,每天1—2次, 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
6、患者还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尽量少接触碱性洗涤剂。可防止该症的发生。
六、手脱皮的生活注意事项
手掌脱皮患者要通过日常生活的注意,尽量避免脱皮,或减少脱皮的时间。
1.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手掌脱皮确实有些烦心,特别是女士很注重手部的护理,但烦躁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当脱皮有些瘙痒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或抗组织胺类药物来稳定情绪。
2.尽量减少接触碱性物质。碱性物质会造成脱皮或使脱皮加重,所以,对季节性脱皮患者,应尽量减少接触碱性物质。如接触洗衣粉最好戴上手套,尽可能选择碱性小的香皂或洗手液。
3、避免手部过度的冷热刺激。手太热时,不要马上触摸凉的物品(如铁管、冰块等);手太凉时不要拿太热的物品。
4、尽量减少与水的接触;
5.要让脱皮自然脱落,不要去剥它。
6.另外,可擦抹一些硅霜或鱼肝油软膏,起到润滑和保护新生长的表皮的作用,也可适当服用些维生素C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