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何健康吃粽子?

编辑:东方女性2017-05-25 09:36食疗养生
字体:
浏览:49次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糖尿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人体内的糖分含量过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糖。现在的医学比起上世纪的时候要发达很多,所以糖尿病就现在而言也不是什么难治疗的疾病,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尽量不要吃甜食。

t01d8acf0d537e7872a.jpg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所以,糖尿病人吃粽子要多加限制,避免引起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如果吃了粽子还要相应的减少主食的量。

 

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吗

很多人喜欢吃五花肉做的肉粽。也有很多人会送别人肉粽类的端午礼品,专家指出,肉粽虽然蛋白含量高,却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应避免食用,可选择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应避免食用。

 

t018d67133d3fc55b33.jpg

胃肠有病的人也不建议吃粽子,因为粽子不易消化,尤其吃了油腻之后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也应当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选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最好不食或少食。另外,老年人和儿童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也应慎食,以免影响消化及正常饮食。

 

有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糖尿病人也不宜吃。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t019aa23161426f2d16.jpg

蘸酱

粽子额外加的蘸酱也要特别注意,如甜辣酱每10公克(约半汤匙)就含有3公克糖,再加上淋酱时通常不会用汤匙来控制份量。因此不知不觉就会摄取过多的糖份。

酱油每1毫升有63毫克的钠,有高血压的人也应注意用量。粳粽一般会沾果糖或糖浆,最好以沾代糖来取代甜味。

 

糖类的摄取量

举例来说,一个约200公克的传统肉粽,约提供45公克糖类(相当于一碗八分满白饭);粳粽未沾糖时一个约50公克,提供30公克糖类(相当于半碗白饭),以糯米粉或在来米粉做成的粿粽,一个平均100公克,约提供30公克糖类(相当于半碗白饭);豆沙粽1个大约200公克,提供将近100公克糖类(包含额外加入的砂糖,相当于1碗半的白饭)。

 

吃巧多变化

吃粽的小技巧,在于内馅避免摄取过多油脂及胆固醇,所以若自家包的粽子,可以将原本的咸蛋黄、肥猪肉、花生替代成蒟蒻、栗子、萝卜乾、竹笋、香菇、瘦肉,以五谷米或紫米取代原本的糯米并将包粽子的米量减少。

若原本包入60公克糯米可改包入40公克糯米,来减少油脂、份量及增加膳食纤维,可以更玲瓏可口。

 北部粽是将糯米用油炒过再蒸,相对南部粽油含量会多10~15公克油脂,所以糖尿病人吃肉粽应选择南部粽较佳,因油脂“相对”较少,但一粒南部肉粽有1汤匙油,还是建议一天以一次,一次以一粒为主。

 

t0187c4b1fa55293d69.jpg

由于粽子主要是由五谷类食物做成,还是易造成血糖上升及胃肠不适、胀气等胃肠问题;尤其是老年人,胃肠蠕动机能更不好,更有此类问题,所以糖尿病人应注意摄取量。

另外,每颗减糖水晶粽大约1/3碗饭的糖类。如平常饭吃1碗,吃1颗低糖水晶粽后,当餐的白饭就应少吃1/3碗。

专家强调,粽子最好在早、午餐时吃。睡前2—3小时不宜食用,容易给胃肠道带来负担。专家提醒市民,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不仅营养均衡,还可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