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需留意

编辑:东方女性2016-07-05 11:32妇科疾病
字体:
浏览:318次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妇女的常见恶性肿瘤。在许多西方国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癌肿的首位。在我国,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前二位。据有关资料,其发病率在女性为23/10万人口,在男性则仅为0.49/10万人口。男子乳腺癌大约占整个乳腺癌的1%左右。乳腺癌大多发生在40~60岁,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尤其以45~49岁和60~64岁间发病率最高。

  引起乳腺癌的原因:

  从目前的临床医学实践及动物实验等有关资料分析乳腺癌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激素分泌紊乱:所谓激素分泌紊乱主要是指雌激素的分泌紊乱。因为在乳腺癌高发年龄是40~60岁的妇女。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妇女雌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偏高的时期。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增多,这样可以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

  (2)生育和授乳: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调查证明、没有生育或有了生育而很少授乳的妇女发生乳腺癌要比多次授乳,授乳时间长的妇女多。这说明多生育,多授乳可能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机会。

  (3)纤维囊性乳腺病:前面提到过这种病变,它是一种癌前期病变,极易转变成为乳腺癌。

  (4)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有乳腺癌家族史上。据国外资料,阳性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其女儿亦好发乳腺癌,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前,常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乳腺癌的初期症状

  一、肿物:病人以乳内发现肿物诊治者占大多数。对成年女性乳内肿物应引起高度重视。乳腺癌多为单个,很少可见同一乳房内多个病灶。肿块形态差异较大,一般认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质地偏硬。癌性肿块在早期限于乳腺实质内,尚可推动,但又不似良性肿瘤那样有较大活动度,倘若侵犯筋膜或皮肤,肿物就无法推动,病期亦属较晚。

  乳腺癌常发生在乳房的上半部,约占50%以上,其中又以外上象限患病最多,与乳房外上腺叶比较多有关。

  乳腺癌起源于腺管上皮,原位癌很难发现。0.5cm左右的肿物处在大乳房较深部就很难发现,1cm以上肿物,易于发现。又有一类不多见的乳腺癌为隐匿性乳癌,其乳内肿物无法发现,但已出现腋下转移。

  二、疼痛:大多数病人无显著疼痛感觉,小部分病人以疼痛就诊,疼痛多为阵发性刺痛、隐痛。非到末期疼痛多不严重。

  三、乳头溢液:乳头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头溢液患病率约为3%~8%,溢液能够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亦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脓性;溢液量多少不定,间隔时间亦不同,病人常因溢液污染内衣而诊治。对乳头溢液应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乳腺癌多数伴随乳腺肿物。单纯以乳头溢液为病状者不多见。

  四、乳房皮肤变化:乳腺癌皮肤改变与肿块位置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很大关系。肿块小,部位深,皮肤多无改变,肿块大,位置浅,较早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呈现凹陷,酒窝征".若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引发皮肤水肿,形成橘皮样变,属末期表现。

  五、乳头改变:一般人两侧乳房对称,当乳头附近有癌肿存在,乳头常被上牵,故两侧乳头高低不等。乳头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乳头很难用手指牵出,乳头处在固定回缩状态。湿疹样癌则见乳头呈糜烂状,多有痂皮;病变区与肌肤分界很清楚,病变区与皮肤分界非常明确,病变皮肤较厚。

  六、乳房外形变化:正常情况下乳房外形呈自然弧形,若弧形出现异常,应注意有没有癌瘤产生。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上文已经详细介绍了,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所以得了这种病后千万不要慌,要冷静对待。如果您患了这种病后应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查明病因及时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一直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的手术方式正在朝着缩小切除范围的方向发展。包括保乳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1)保乳术: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具有安全切缘的保乳术加术后放疗,疗效与全乳切除相当,但患者形体良好,患者本人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大不一样,治疗指南并不强调一定要保乳,但医生应该提供患者和家人选择保留乳房的机会。针对局部肿瘤较大的患者还可以进行新辅助化疗后使肿瘤降期保乳。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2)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往乳腺癌手术,在切除乳房的同时或即使保留乳房,都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就可以不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准确率可达90-98%,而假阴性率可以控制在5-10%,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1%,目前在美国已经成为常规的处理。

  2、放疗

  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放疗的适应证及治疗原则如下:

  乳腺癌的辅助放疗

  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

  照射部位:胸壁和锁骨上下淋巴结区域:所有患者;腋窝:腋窝淋巴结未清扫或清扫不彻底的患者;内乳:不做常规放疗。

  2)乳腺癌保乳术后的辅助放疗:所有保乳手术患者,包括浸润性癌、原位癌早期浸润和原位癌的患者,均应予术后放疗。但对于年龄≥70岁,T1N0M0且ER阳性的患者可考虑术后单纯内分泌治疗,不做术后放疗。照射部位:全乳腺:所有患者;锁骨上下区:T3、T4患者或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个的患者;腋窝:腋窝淋巴结未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未做腋窝清扫的患者;内乳:不做常规放疗。

  3、化疗

  乳腺癌的化疗药物从20世纪70年代的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到80年代的蒽环类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再到90年代的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的问世,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方式,无论在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术后的辅助治疗还是复发转移患者的解救治疗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蒽环类和紫杉类仍然是乳腺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两大类药。其他常用乳腺癌化疗药物还有: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铂类、烷化剂、氨甲喋呤等。

  4、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肿瘤内分泌治疗中研究历史最久、最成熟,也是最有成效的。最主要的包括雌激素拮抗剂(如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现在常用的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三苯氧胺既可以应用在绝经前女性也可以应用在绝经后的女性,但对于绝经后的女性,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更好。另外还有可以代替手术和放疗的药物去势药物(如诺雷德),在绝经前(包括围绝经期)的患者应用或与三苯氧胺、芳香化酶抑制剂联用。

  5、分子靶向治疗

  人类的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给肿瘤分子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类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设计针对不同靶点的新型药物。针对乳腺癌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以HER受体家族为靶点的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拉帕替尼等)和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单抗/阿瓦斯汀)已在临床应用,其他一些靶点的药物如针对RAS家族、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泛素-蛋白酶通路等的药物还在临床研究阶段。2002年就在我国上市的赫赛汀(曲妥珠单抗)是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第一个分子靶向药物,也是目前在中国乳腺癌治疗中应用最广的一个靶向药物,其应用适应证是HER2阳性的患者(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HER2表达被评为+++,或FISH检查阳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