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袋装热食好方便 三大毒下肚
别小看一个小小塑胶碗,它里面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多达上千种。
塑胶制品遇到产生的危险性多,超乎一般民众想像。试想,要做成一个塑胶成品,从上游化工厂到下游工厂,这中间为了使物品能够有「可使用性」,大多会加入塑胶添加剂、防水涂料、阻燃剂;再者,要使塑胶成品能够抗氧化、耐光线、耐高温,这其中又加了不少的化学物质。
塑胶器皿,三大天敌,三大毒性。
表示,这类的塑胶器皿,一旦遇上「高温食物、油性液体、酸性物质」接触,就容易溶出三大类毒素:
重金属:如镉、镍,镉中毒可能导致肝肾坏死;镍中毒严重者则会死亡。
环境贺尔蒙:如大众周知的「塑化剂」就是环境贺尔蒙之一,台湾人体内塑化剂普遍超标,美国环保署还因此认定,台湾肝癌人口多与此因素有关。
基因毒:塑胶制品所溶出的化学或有害物质,借由进食进入人体当中,直接透过血液输送,到达细胞,若是进入细胞核中,可能因此伤害基因,毒化后使得细胞变质,此时若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将其排除,罹癌的机率就大大增加了。
其实,在发展快速的台湾社会,还是随处可见摊贩、小吃、夜市使用胶素容器在贩卖外带食物,甚至不少业者都用塑胶脸盆放入炒饭、炒米分等等食材。对此,专家呼吁,小小的饮食习惯,对人体可是有大大伤害,建议民众与业主,可向国际学习,使用无上釉彩的瓷器、玻璃,或是使用304不鏽钢餐具。但教授强调,使用304不鏽钢餐具也得注意,尽量避免高温、油质与酸性物质,也可能会溶出重金属。
教授指出,「食的安全」,不只是食品安全,应从整体性把关,如盛装食物的器皿着手,若是用了危险性高的容器,不管多美味、多健康的食物也会被汙染,对健康也是一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