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适当捂一捂 不仅没坏处还能养生防病

编辑:东方女性2018-03-07 16:51养生保健
字体:
浏览:8次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

为什么要春捂

常会听到人说“春捂”这个词,而现在正是初春之时,那么,为什么要春捂?春捂有道理吗?

“春捂”是指在春季,气温刚刚转暖的时机,不要过早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我们脚下的土地有积聚能量的作用,进入到冬至后,气温慢慢降低,天气变冷,土地的温度也逐渐降低,积聚寒冷,一直到进入春天后,气温逐步回升,然面土地积聚的寒气却不能很快的释放,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才能回暖,若早早的脱掉棉服,人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进而引发疾病。

说得简单一些,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长发,而人们的肌体调节功能还不能及时的跟上天气的变化,一有不注意的地方,作风感冒就容易乘虚而入。

由此看来,春捂是及为重的,而春捂还有原则需要遵守——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一定要掌握好尺度。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捂做得好,才能为新的一年打好健康基础。

春捂的好处

能调节人体恒定温度

不管季节如何的变化,人体的体温应该要保持在37度左右,而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则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刚进入到春天就早早的减掉衣服,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抵御风寒

人体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在冬天处于沉睡状态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当有冷风来袭时,通过皮肤毛孔直入人体,令人感到寒冷,而春捂正是就能帮忙抵御风寒。

多穿点没坏处

春天的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在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下,体温调节机制还完全适应过来,会造成寒热失调,使免疫力下降,易招惹疾病,所以捂着点总是没坏处的。

不捂容易生病

在初春的时候,经常会有寒流和冷空气的南下,令气温急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春捂,合理的培养衣物,机体很难适应冷暖的变化,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尤其是女性朋友,本身体质属阴,早春季节忽冷忽热,加上多风多雨,如果不多穿点衣物,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寒出现肾阳不足,使得阴寒内盛、肾阳虚寒,使胞宫失于温煦,出现“宫寒”。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

春捂要怎么捂

重点捂头脚

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低温,且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春捂重点要照顾头和脚。头部由于没有衣物的遮挡,易受风寒,不妨继续戴着围巾,或口罩,不过分减掉衣物,而由于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会比上身要差,过早换上裙装,短裤,或脱掉秋裤等,容易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并且,还会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招惹细菌,病毒感染,引发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

还要捂腰腹

人体的阳气之根在肾,风寒易损伤肾阳,进而出现腰酸软,怕冷,尿频,精神疲乏等等症状,所以要注意腰部的保暖,不妨经常用热水袋敷敷腰眼处的肾俞穴,可起到温肾阳之用。

肚脐为神阙穴,保暖好腹部可以鼓舞脾胃阳气,尤其是胃寒,容易腹泻,有宫寒的人要特别注意腹的保暖,可通过热敷,艾灸等方法保暖。

宝宝要护好前心后背

当人体的四肢暖和时,身子也就是暖和的,对于小宝宝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护好前心后背,所以,最好能给宝宝穿个小棉坎肩儿,护心护背,这样既不会捂过头,孩子穿着活动也方便。

“捂”的标准

春捂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15天。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是,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几天的过渡时间,当然了,春天要“捂”,但也还是要有个尺度,而“捂” 的具体标准可以综合考虑气温和个人感觉两方面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