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养生 六大注意事项教你秋季调养

编辑:东方女性2017-08-08 15:27养生保健
字体:
浏览:59次

立秋四种调养需做好 衣物食物需防霉变

立秋四种调养需做好

精神调养:宜安养神气,宁神定志,忌抑郁恼怒,保持愉快的心情,以使肺气清肃,顺应秋季容平的气候特征。

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降水较多,天气也会转凉,此时要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添加衣服,以防感冒。

运动调养: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可选择慢跑、散步、球类运动等,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同时还可多做“鸣天鼓”等保健运动。

饮食调养:立秋节气因降水较多,湿气较重,饮食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可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等,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小米、苡米、扁豆、砂仁等。

春捂秋冻需遵循

1、秋季天气骤然变凉,这时候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寒冷,于是就有一些人急急忙忙地将厚衣服穿在身上,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是好的养生之道。我们大家都经常听到一句谚语“春捂秋冻”。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

2、因为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另外,晚秋天气较凉,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避免过多出汗,使阴精耗伤、阳气外泄。但也不能冻得打寒战,这样不但不能增强抵抗力,反而会被冻出病来。

3、保健专家建议,在秋装的选择上,不能只着眼于实用、美观、得体,还应从有利于活动和健康的角度,充分考虑到舒适、保健、防护等方面的因素。否则,不仅会造成不便,甚至会危及健康。秋季服装款式以宽松为好,衣料以柔软下垂或棉布料为好。穿薄而多层套装的,比穿厚而单层的衣服保暖性能更好,而最外层的衣服应选用轻而能容纳大量气体的衣料。

4、“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保健专家表示,“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可引申为秋季的一种养生法则。例如睡觉时不要盖得太多,以免导致出汗。尤其是冷水浴,是符合“秋冻”的养生法则,应长期坚持。

立秋应该如何养生?

立秋后气温还是比较高,但是立秋的风比夏季风凉爽,夜晚也比较凉,立秋养生要注意调理脾胃、防秋燥,下面我们来看看立秋养生的一些注意事项。

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调理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经过炎热的夏天之后,因为身体损耗特别大,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大多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特别是脾胃虚寒,所以在选择食物时,就应该避免吃寒凉食物,如梨,西瓜等。

着重养阴补虚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但是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如果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如果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如果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调节心情谨防秋燥

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重视预防。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立秋后基本上是以温燥为主,表现为湿热、阴虚,火旺。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食品衣物需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需要提示的是,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内应吃完,如果时间较长,在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是不能食用的。

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办公室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