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的功效与作用 土鳖虫的药用价值

编辑:东方女性2017-07-17 10:18养生保健
字体:
浏览:143次

  土鳖虫简介

  土鳖虫,中药名,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冀地鳖,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土鳖虫图片

  土鳖虫的功效与作用

  1、具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是理血伤科要药,适用于癌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等病症。

  2、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3、有临床研究报道以土鳖虫为主药,辅以软坚、化痰、利水及壮腰健肾的中药,共同治疗前列腺肥大,这可能与土鳖虫化瘀散结的作用有关。

  4、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本品咸寒入血,主入肝经,性善走窜,能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疗伤,为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筋伤,瘀血肿痛。

  5、研究表明土鳖虫可能具有延缓多囊肾病发生与发展的治疗作用。多囊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气滞血瘀是其发生的重要病机特点,祖国医学根据其病机特点,临床多以扶正活血、消症导瘀法治之,对改善症状有其独到之处。

  土鳖虫的药用价值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1、土鳖虫治疯狗咬伤:庭虫七个(去足,炒),生大黄三钱,挑仁七粒(去皮,尖)。自蜜三钱,黄酒一碗,煎至七分服。(《吉林中草药》)

  2、土鳖虫治瘘疮肿:干地鳖末、麝香各研少许。上二味研匀。干掺或贴随干湿治之。(《圣济总录》)

  3、土鳖虫治产妇腹痛,腹中有干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躇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允。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愿肝。(《金医要略》下疯血汤)

  4、土鳖虫治小儿脐赤肿或脓血清水出者:干蚵蚾火煅为灰研末敷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5、土鳖虫治折伤,接骨:土鳖焙存性,为末,每服二、三钱。(《医方摘要》)

  6、土鳖虫治折伤,接骨:蚵蚾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火煅醋淬七次)。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袖珍方》)

  7、土鳖虫治舌肿满口不得语:蟅虫五枚炙研细末,以水二盏,煎十沸去滓热含吐去以瘥为度。(《奇效良方》蟅虫散)

  土鳖虫怎么吃

  1、干地鳖肉汤

  做法:取鳖(甲鱼),砍去鳖头致死,去内脏,洗净,鳖肉,鳖甲留用。干地、生姜、红枣洗净。3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滋养肝肾、生津止渴。

  2、麻辣土鳖虫

  做法:用清水冲洗无渣无沙即可;油炸土鳖虫发酥脆为佳,干扁即成(用油、料酒、盐、味精、花椒、白胡椒、红辣椒、香大葱)。

  3、土鳖粉

  做法:将脆皮土鳖虫粉碎;干吃和开水冲服,一次服1至3钱。

  4、土鳖酒

  做法:用10斤的酒缸,60度纯粮食酒,加8斤酒,配一斤二两活土鳖虫,泡制15天(用清水冲洗土鳖虫无渣无沙,活土鳖泡制即可)。每天中午和下午喝半两至一两。

  土鳖虫的副作用

  历代本草或中药学书籍都言其“有毒”,有专家临床应用三十年,并未发现土鳖虫的毒性反应,但出现十多例全身瘙痒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鲜红色皮损或密集小丘疹,这可能是土鳖虫所含异性蛋白质所致,但一般停药后1?2天即可消失,大剂量(30克以上)时会有恶心欲吐、眩晕、腹痛等症状。

  服地鳖虫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全身起小丘疹、自觉瘙痒,停药后1——2天皮疹可消失。但再服コ嬷萍梁,又会出现同样皮损反应。可能是其所含的异性蛋白刺激所引起。对消化道有一定刺激性。亦有应用本品治疗量致窦性心率减慢反应的报告。

  土鳖虫医书记载

  1、《金匮要略》: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

  2、《医林改错》:治血鼓,腹皮上有青筋。

  3、《寿世新编》: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

  4、《外科大成》:治走马牙疳,牙落鼻崩,久不愈者。

  以上就是一些土鳖虫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