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治疗怎么治?答案全告诉你!

编辑:东方女性2017-06-30 11:33养生保健
字体:
浏览:15次

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总能听到各种三伏治疗的信息,但是我们对三伏治疗的原理究竟有多少了解?为什么要做三伏治疗呢?今天小编就简要的为您说说这三伏治疗的原理。

内外同治原则

    清代医家吴师机在《理淪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议者法耳。”内部疾病可以通过外治法进行治疗,比如说外贴、外敷,包括体表给药、针灸等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冬病夏治就属于外治法的一种,外治法最多使用就是药物外贴。《内经》里也有记载,桂心灸酒以烫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等等。那么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内外治同源。

   三伏治疗是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顺应四时特性而变通应用的一种内病外治法。通过药物对穴位温热刺激,振奋阳气,驱散内伏寒邪,以达清肃肺气、补肾健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预防和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等等各科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盛夏助阳消阴原理

   人好比小的自然,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阳气对我们产生了影响。如果我们体内虚寒,有阳虚或者是寒盛在夏季这个时间,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阳气也就是天阳来补充,以达到以阳消阴的目的,这就是三伏治疗从中医借阳消阴的基本思考。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从中医理论来说天阳最强之时就是引阳补虚、消阴散霾最好的时机,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也就是三伏天,伏就是阳气潜藏和积蓄的意思。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阳气聚集达到顶峰,并维持一段时间,即一、二、三伏,这也是一年中最为炎热,阳气最为强盛的阶段,这也是一年中人体阳气相对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体内阳气相对旺盛,自然界的阳热之气,通过借助阳热药物,借助天气的辅助,借助体内阳气这个时机,三个层面的叠加去除我们体内阴寒的湿邪。



五行相生原理

   土提前十天填一次,肺属于金,土和金一个顺序,提前十天进行培土,土可以生金。土可以助心阳,土健木达,同时脾和肾是先天后天相资助的关系。我们通过强基培土,对其他四脏产生相应的资助,相应调和的作用。所以五行学说土居中央,灌养四旁,脾运则诸脏皆强,三伏日为庚日,庚属金,肾亦属金,故庚与肾相配。因此从五行相生的角度土生肺金体现了“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伏前加强治疗是按照中医五行生克原理,进行培土生金,固本贴则益肾水、润肺金,从而起到强实基础,固护正气,强化疗效的作用。冬病夏治就是根据长夏胜冬的可知关系,起到培土制水的治疗作用。


叠加外治原理

    叠加两个意思,我们三伏治疗包含针刺、穴位埋线、穴位贴敷、蜡疗、坤土建中疗法等。一个是疗法叠加,一个是治疗次数的叠加。现在的研究也证明外治法能够产生疗效的一些机理。许多现代研究也证明外治法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包括对体液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等等。



经穴放大效应原理

   在做中医研究的更多,有研究表明人体经穴部位对电阻阻抗比其他部位要小得多,所以对各种信息,对热量、能量、信息药物传递非常快,因此我们在《外治大全》中总结出来,经穴有一个放大效应,所以我们贴这个药到经穴上有一个放大的效应。



关于三伏治疗,如何做效果更好?

1.治疗要坚持,否则会影响疗效

   三伏贴是三伏治疗的其中一种,也是大家最所熟知的一种三伏治疗。一般来说,穴位贴敷至少要坚持3次,若要加强效果,也可以贴至5-6次。而每次贴敷所选用的穴位都不一样。以支气管哮喘为例,中医认为哮喘发病主要与肺、脾、肾相关,只有肺、脾、肾三脏同调,才能共收止哮平喘之效。所以不要敷过一两次药后,觉得身体状况并没有多大起色,就怀疑疗效。

  当然,治疗也并非贴药越多越好。某些患者觉得药物太少,要求每处穴位都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天灸疗效与用药量没有特别的关系。

2.次日施灸效果也不错

   三伏灸是有时间规定的,有些上班族的确会因为无法调配时间而赶不上三伏那几天,稍微迟一两天再贴药也没有问题。有说法“辛日施灸是三伏天庚日施灸的很好补充”所谓庚日,即三伏天当天,所谓辛日,即中医药防治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历史十分悠久,不仅有许多著名方剂流传至今,更有一些外治法也传承下来,在临床应用中另辟蹊径,发挥着独特疗效、散发着远古幽香。

3.三伏贴敷的注意事项

  • 孕妇及皮肤过敏者慎用,有心脏起搏器者慎用。

  • 肺结核、肺癌咳血者禁用。

  • 发烧期间不合适。

  • 贴敷当天不要吃辛辣、海鲜、蘑菇等发物,避免寒冷生冷食物。

  • 具体情况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