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曹云金矛盾始末 揭三段相声界的黑历史

编辑:东方女性2016-10-21 11:40热点新闻
字体:
浏览:406次
郭德纲曹云金矛盾始末 揭三段相声界的黑历史

  今日,曹云金反击,发文指责郭德纲,站在道德至高点,旧事重提,混淆视听,炒作话题,塑造“遭人背叛,心慈手软”的完美形象,并指控郭德纲七宗罪:

  ①郭德纲撺掇大家骗徒弟学费②郭德纲勒令曹云金央视退赛惹怒央视③郭德纲让曹云金拍戏分文片酬不给④郭德纲骂春晚骂记者,还强制要求全团队骂姜昆⑤八月风波,郭德纲不守承诺,推曹云金出门⑥郭德纲借助舆论力量“背后捅刀”⑦生活中设置难题,曹云金演出受阻。

  文章所说的二零一零年“八月风波”,即2010年8月,郭德纲的徒弟李鹤彪因别墅侵占公共绿地问题殴打北京台记者,风波停息后,郭德纲决定改德云社的家族制为企业制,即每个演员都需与德云社签订工作合同,而这份合同包括“违约要赔偿100万、5年不得从事与相声相关的工作”等条款(郭德纲曾否认有以上霸王条款)。

  此外,卓伟转发力挺曹云金,并附言:(郭德纲)贪污公款是真,背叛恩师是真,每场演出给同道徒弟150是真,徒弟打记者夸徒弟“民族英雄”是真,给去世的北京台长送囍字也是真。

  郭德纲就弟子打人向公众和北京卫视道歉

  其中,贪污公款暗指2006年的的票据作假传闻,有报道称,郭德纲启蒙老师称,1994年初,文化馆的会计发现,领导签字并由郭德纲经手的票据有问题,拿到公安机关鉴定后发现,几十张票据的领导签字涉嫌伪造。而后几项指控,早已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了。

郭德纲曹云金矛盾始末 揭三段相声界的黑历史

  曹云金在文章中还写道:“我自认在任何公众场合,媒体面前,从没口出恶言,我没说过你一句不好,也没有抹黑过你的团队,可是我,却频频遭到无缘无故地抹黑与刁难。”

  “我不想再保持沉默,是时候了该做个了结了。你说你要给留下的人一个交代,你这不是交代,是恐吓,你要告诉他们:“你们要敢离开,也是这个结果,我可以轻易操纵舆论,让你们败名裂、不得翻身、万劫不复。”……你说你要夺回“云”字,抱歉,云不是你的,是德云社创始人张文顺先生给的。是张先生,把云字给了我。我会一直用下去。

  对此,有人批曹云金阴阳怪气,矫揉造作,忘恩负义。也有人指郭德纲太膨胀,江湖气太重,真以为自己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了。谁是谁非,一时间分不清楚。

  相声界的家谱,即相声界的江湖。从清朝末年开始,相声师徒关系和行会观念绵延百年,为的就是庄严肃目,清灭不良之风,即所谓无规距不成方圆。电影《师父》中,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武行有武行的规矩,而相声江湖也是如此。大到磕头拜师,清理门户,小到搭桌盘道,三节两寿,无一不是有详细规矩。

  在相声界,一个相声演员可以有几个老师来教导,拜师却只能一个,而一旦被逐出师门,其他门户亦不可再将其收为门徒,也被相声行业公认为是违法乱纪、道德败坏、欺师灭祖、败坏门户之人。所以曹云金指责郭德纲,“要将我们赶尽杀绝,致我们于死地。”

  其实谁是谁非,大家心里都有个数。吵来吵去,无非为了各自的名和利。

  现如今,说相声的和听相声的老人都知道,相声这个江湖只剩了虚壳,表面上假和气,私底下暗踢腿。这个虚壳背后,不仅互助互帮的江湖义气没了,还将追名逐利的江湖恶习遗留下来。纵观相声发展历史百年,徒弟打师傅的,师徒写大字报互相揭发的,地域门派斗争不休不止的,大有人在。

郭德纲曹云金矛盾始末 揭三段相声界的黑历史

  ▍二、徐德亮:因50块钱与郭德纲撕破脸退社

  2008年,德云社元老徐德亮在自己的博客上宣布,“为了自己的生活,也为了王文林老先生多挣些钱,二人将退出德云社。”随后,德云社创始人之一,徐德亮的师父张文顺认为,他的行为是为了钱,和自己一心传扬相声的初衷不合,因此要求徒弟张德武替他发表声明,表示从此与他没有关系,且不许他在艺名中用德这个字。自此,徐德亮成为德云社被逐出师门第一人。

  徐德亮与王文林,已经退出德云社

  与郭德纲称师兄弟的徐德亮北大毕业,是早期德云社的台柱子之一。按理说,徐德亮应该德云社的创始人,但是实际上,班主郭德纲并没有给予徐德亮这个地位与名分,而是一直作为一个打工者在德云社挣饭吃。同为德字辈,郭德纲已经富得流油时,徐德亮还要为自己的生活发愁,而徐德亮退社的声明倒也是相当直白,“为了多挣些钱”。

  当时有传闻八卦说,郭德纲对事件的回应中说了句“退出可以,不许乱说话,你们可是有录音在我手上的……” 这句满含威胁的话语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徐德亮接受采访时说,本来打算和郭德纲好好谈的,谁知道郭一出口直接把话堵死了,上来就跟他说“你是不是想自己单干啊”,在那个情形下,徐德亮回答:“那我就自己单干吧”。

  “郭德纲出去接活、走穴,爱哪挣钱哪挣钱去,没关系,有我们几个给他看园子呢,我和王文林最高时的出场费是每场每人150元,我们已经是这个地位了,为什么一场多50元钱都不给涨呢?”徐德亮这样说道。而他的搭档,王文林老先生也对薪酬这事儿相当不满。

郭德纲曹云金矛盾始末 揭三段相声界的黑历史

  对此,郭德纲一脸严肃地回应道,“我只想说两句,我没赶他们走,他们生活很好,在这也赚了很多钱。我没有亏待任何人。德云社现在挣得并不少,像王先生一个月能拿五六千元的工资,外加一场商演他可能就能多挣七八千元。”

  当时,德云社的票友分为两拨,一拨支持二人退出德云社,称“为钱退出不丢人,难道要为了德云社饿死自己吗?”。另一拨人支持郭德纲,称“顶梁柱卖票的都是郭德纲一人,挣多挣少,还不是观众说了算。”跟今天曹云金与郭德纲的纷争,如出一辙。

  但说到底,钱只是表面因素,艺术上的分歧,才是二人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徐德亮文学素养德云社第一,他认为相声总是要有文学底蕴,要推崇文哏。他觉得郭德纲的相声低俗,三俗小包袱太多像A片儿,听着让人起腻。而郭则认为徐的相声是文字卖弄,基本功都不扎实,观众就是不喜欢。

  一个注重传统的传承,一个注重商业的价值,或许徐德亮退出德云社,对自己和郭德纲来说,都是最好的解脱。2009年,张文顺去世之际,郭德纲、徐德亮、王文林一同来哀悼,徐德亮跪倒在地,不断叩头,失声痛哭。被搀扶起来后,依然难以自制,流着泪与郭德纲握手,也算是世纪破冰大和解。

  ▍三、徒弟打师傅:侯宝林与马季文革中写大字报互批。

  马季,原名马树槐,小时候是上海宏德织造厂的学徒,伺候师傅吃饭、睡觉,是马季每天的主要工作。喜爱相声的马季每逢公会联欢,便主动上台表演“丑角”,“1956年是我人生转折最关键的一年,当时被伯乐看上了。先是刘宝瑞老师,后来侯宝林先生也发现我了。一次休息的时候他把我叫来了,说‘你学相声吧,我教给你。’这样,我就去了中国广播说唱团。”马季在《鲁豫有约》节目录制中这样说。

  1957年,师父侯宝林看到北京放映的匈牙利喜剧电影《牧鹅少年马季》,便跟他说,“你这个马树槐呀,绕嘴。做个演员,应该名字起得响亮一点,干脆就叫马季”。后来,马季在侯宝林与刘宝瑞等名师的教导下,联合创作相声,合作演出,一晃就是近10年。

  然而师徒间的情份在文革到来时戛然而止了,师徒二人都被扣上了“反动”的大帽子。批斗会上,侯宝林被厉声呵斥,问他《寸步难行》替蒋介石张目,是谁写的?回答:“马季写的”。《西方音乐》宣扬资本主义的奢靡,是谁写的?回答:“马季写的”……反反复复四次,都是马季写的。

郭德纲曹云金矛盾始末 揭三段相声界的黑历史

  于是马季被拉上来接受批斗时,非常生气,就开始批判候宝林的老封建,压迫自己不让跟别人学艺,还用手推了候宝林的肩头一下。推一下不要紧,传言跟着就来了,改革开放后不少人说,徒弟马季打了候宝林一巴掌。2006年,在《鲁豫有约》中采访马季,问他有无没有这事儿。马季不置可否,没有明确说没有也没说有。

  在马季的自传《一生守候》中,马季坦承自己给侯宝林写过大字报,“侯先生也给我写过,别人也写过,我也写过别人,要求写的,我也没有办法,但从来没出格,更没打过侯先生,侯先生是我的老师。”

  1983年春晚,当时已经淡出舞台的侯宝林出场,指着马季说:“大家都很熟悉,这是我的徒弟马季。”这被看作是侯马关系的破冰,侯宝林临终前,还不忘嘱托马季,“马季,相声的即兴发挥千万不能丢掉啊,它是咱们相声的主要技巧。”

  老一辈相声艺术家,到生命尽头还不忘传承相声精髓,在那个年代,他们用极具创意的相声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也受到了观众的尊进与喜爱,不论文革期间有过如何的羁绊,师徒情谊就在那里,不灭不息。

  清朝末年,相声祖师爷朱少文创立相声时,以艺名“穷不怕”三字,在北京天桥摆摊出演。说文解字讲笑话,编戏讲戏唱生活,“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封其为“天桥八怪”之首,并受到当时的文人的赞赏与歌颂。

  马季生前曾说:我爱相声爱了一辈子,也恨相声队伍恨了一辈子。再看如今的追名逐利、纸醉金迷、与恶言恶语,真是师父不像师父,徒弟也不像徒弟,令人感叹,也令人唏嘘。不禁想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声,还能在传承传统和商业化运作的激荡中,重振九十年代的相声辉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