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苛责了父亲一生,但最后却把他宠成孩子
说起父辈,父母离我们最近。父亲,是贫苦的农民出身,家里兄妹7个,他是老大。长兄如父,父亲身上经济压力很大。父亲也无愧于是老大,他是有责任、有担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母亲,同样是贫苦农民出身,身材苗条、面容姣好。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暴躁、固执。经人介绍和父亲结婚生子。
婚后由于父亲顾着大家庭的同时,难免有时候会疏忽小家庭,为此,母亲怨言颇多,但是父亲生性沉默,不喜欢沟通,被母亲说急了,难免也会发脾气。每到这个时候,就会爆发一场家庭战争。
父亲是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无论对自己的父母还是兄弟姐妹,父亲只要有的,都会倾其所有地帮助。父亲脑子比较活络,靠自己的手艺开门市,同时搞养殖。是村子里最先富起来的人之一。富了之后,父亲拿钱给二叔开门市,给三叔、四叔交学费学手艺,当大姑家盖房子没钱,自己掏腰包给姑姑家买砖造房子。 对于这些付出,母亲作为一个没有多大胸襟的农妇来讲,难免会有 怨言。所以父亲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的时候索性不和母亲商量,以免引发吵架。其实父亲不但帮助奶奶这边的亲戚,对姥姥那边的亲戚也同样地帮助。
富裕起来的父亲,并没有为富不仁,对待村民也是慷慨解囊,谁家有困难,缺钱,只要张口 ,父亲必定会借钱的,而从来不主动张口索要还钱。而真正主动还钱的人少之又少。这也引发母亲的不满,认为父亲整天忙碌那点钱都贴给外人了。母亲认为,钱可以借出去,不能不要啊。父亲则认为,人家只要有钱的时候自然会还的。
父亲的仁义、大气、慷慨在母亲看来是烂好人。而母亲的斤斤计较,小鸡肚肠在父亲看来是妇人之见,目光短浅。两个人常常为此吵架。一吵架就要冷战很长时间,因此家庭氛围一直很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