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尿床怎么办
五岁的小花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得香甜。半夜突然醒来,发现一切不对劲。手一摸,又尿床了!爸爸妈妈还在睡觉,不敢吵他们,又怕被骂,急着就哭了......
「吃、喝、拉、撒」是小孩成长过程中训练的重要部分,上篇说吃饭挑食,
现在谈谈「拉、撒」。孩童白天时候的大小便控制并无严格年龄标准,大约在一
岁半到三岁之间逐渐成熟。除控制大小便的肌肉需发育成熟,还要搭配脑部及认知功能发育:
•能听得懂大人指示:大脑语言区成熟到听懂父母的口令指示。若听不懂,遑
论依指示训练如厕。
•能找到厕所:方向感要清楚找厕所,认识厕所马桶等。许多父母使用儿童专用马桶,降低「找厕所」门槛。
•会使用便盆:儿童马桶有其使用方式。孩子要学会使用这项物品,才能训练如厕习惯。
•自行处理干净:认知功能发展到执行个人卫生,如卫生纸擦拭、清洁洗手等。一连串行为训练由浅而深,若认知发展在任何一环有障碍,就会在「如厕事件」出现瑕疵。
身心都准备好了,戒尿布事半功倍
最初训练幼儿「想上就要讲」,及时掌握便意、尿意,请求大人协助。注意到了吗?最初发展就跟大人产生连结,大人们对于「上厕所」的态度,在早期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明明出门前尿过,结果出门五分钟,还没走到停车场,小朋友就说:「我想尿尿。」这时该让他尿还是不该?这时你会:
1气急败坏骂他后,要他忍一忍?
2千万憋不得,裤子一拉,大庭广众当场解决?
3包尿布万无一失,忍不住就尿上头,之后再找时间换?
除了採取方式外,还跟情境相关:
•地点:在家附近或熟悉地点,上厕所较方便。若出远门甚至出国,父母要找
厕所较不方便,人生地不熟、压力也较大,常会影响对幼儿的如厕要求。例如,比平常更要求「趁有餐厅或休息站,不想尿也要尿,以免临时找不到厕所」。
•照顾者:父母一起出动,随身包里一应俱全。今天爸爸一个人、两手空空带出门, 是不是会採取不同的如厕应对?例如,找不到厕所,爸爸随性要小男生在草丛就地方便。不一样的如厕标准,可能让孩子产生疑惑。
•异地文化:若平常国情是就地方便,今到异地出游,依然故我。结果旁人指指点点,闹上新闻,这会不会影响如厕训练?
•生理疾病:若今天是吃坏肚子或水土不服,是不是造成大人态度转变?意思是说:大人对训练日常如厕较严格,但若是肚子痛或拉肚子,大人常会较宽容。注意:软便、稀便不一定等于「生病」,但大人无从判别,所以採取宽容是合理的。但对孩子来说,他搞不清楚为什么父母有时严厉、有时宽容。
•情绪压力:孩子说要尿,急忙找合适地方准备准备,结果一滴都尿不出来。
是紧张?还是孩童害怕出门(如看医生打针)所以产生尿意?几次以后,会不会影响家长态度?孩童真有尿意,但是因紧张而产生的。父母只看到尿不出来,觉得孩童「不是真的想尿」。既不给上厕所,又不安抚紧张,孩童只能潜意识里用「真尿在裤子」来扭转大人的态度。
排列组合下,情况千变万化。因此不会有非照做不可的训练金科玉律。大部分幼儿都能顺利成长,学会自我控制。家长态度跟幼儿如厕习惯密不可分,不需僵化採取「百依百顺」或「严格训练」。在如厕训练中会培养出孩童的后天个性。少数例外如膀胱、神经等生理发育障碍,只要适时就医谘询,採必要治疗就能改善。
尿床难免,事前先防範
幼儿难自行控制熟睡时会不会尿床,儘管白天如厕情形已逐步上轨道,但睡着什么都不知道。有时候忍得过,但睡眠时意志力无法掌控,因此刻意训练、格外困难。如要降低尿床机率,父母可採以下方式:
•睡前少喝水:睡前喝水易半夜尿胀,当天饮食也可能导致利尿作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睡前少喝水。
•睡前上厕所:孩童玩累提早睡着,记得在就寝时间带去上厕所。例如晚上六点倒头就睡,晚上九点带起来上厕所。作息固定的孩童,养成就寝前上厕所习惯。
•床边准备尿壶、便盆备用:孩童有各种原因半夜不想起来上厕所:睡太熟、很睏想忍一下,梦中不知不觉尿出来;冬天很冷不想下床;没开灯一个人起来尿尿很恐怖;晚上黑黑的厕所很可怕。各式各样理由造成孩童不想起来。备用尿壶、便盆可减少这个状况。
•尝试包尿布,减少孩童对尿床的恐惧:一直用尿布会不会造成更频繁尿床?基本上,孩子是最不想尿床的那个人,不会故意包着湿臭的尿布睡到天亮。
不小心尿床,该怎么处理
关于尿床,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尿床」的反应:如果每次发生,父母就生气大声斥责,易影响幼儿对尿床印象,产生负向心理反应,过度恐惧反而更易尿床。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半夜睡得正熟,因孩童尿床而必须下床收拾,很难保持好心情。预先准备能减少尿床连带的困扰:
•常备替换用床单,以备不时之需:半夜翻箱倒柜找出床单重新铺过、弄脏的要拆下清洗,相当耗神。平时先准备好,减少半夜起床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让事情顺利许多。
•让孩童参与善后:换下的床单可教导孩童用洗衣机或水桶浸泡,提高孩童参与度,培养孩童负责任习惯,减少其愧疚感:让孩子知道,就算无法阻止尿床,至少能「做些什么」加减弥补。
•半夜不是教养好时机:大人们自己平常应先调适心情,勿因单一尿床事件全盘否定孩童。就算早上才提点过,当半夜尿床而全家动员时,大人跟小孩又睏又累,再有道理,半夜实在不是教养的好时机。先把该收拾的如棉被、床单收好,其他等天亮后再说。
父母儘管有再好理由说教,在起床气影响下,都可能以「义正词严」为表面理由,实为变相对幼儿的情绪发洩。大人小孩精神不济,家长应尽力避免越骂越起劲、口不择言,甚至动手。
•父母本身的情绪是重点:大部分父母知道孩童尿床非出于自愿,无意苛责,但就是忍不住发脾气,会这样通常是由于父母本身情绪导致。
文章开头的小花妈妈一直希望先生多花点时间教小孩,不要只是陪小花玩。自己整天操心这、操心那,还被先生指责「管太多」。小花半夜尿床,先生催促妈妈赶快下床收拾,他自己转过身继续呼呼大睡。「我明天也要上班啊!要上班的又不是只有你!」小花妈妈一边收拾、一边心中这么想。不愿迁怒在孩子身上,内心却充满无力,全部收拾完后竟躲在厕所里默默流泪。
后来小花妈妈决定先平复自己情绪,白天另外找先生沟通。改掉以前「指责先生不用心」的语气,改用「我需要你共同协助教养小花」的合作邀请。在双方开诚布公后,果然情况改善,小花尿床频率降低。